群山叠翠,绿野千里,草木葳蕤,万物并秀……虽已是隆冬时节,放眼新丰,仍然满目青翠。
回望2022年,新丰持续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切实守护好新丰的绿水青山。
新丰,这座位于青山中的城市,正享受着优良生态环境带来的馈赠。
红色引领念好“绿”字经
“我们在全县各国有林场、保护区、湿地公园,各镇(街)重要林区入山路口安装100根太阳能语音宣传杆,可实现辖区范围内24小时360度无死角监控,同时提醒进入林区人员用火安全,也可有效警示和震慑纵火、盗伐、盗猎等违法行为。”新丰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森林防火工作再添“新兵”,正是新丰县林业局就冬季森林防火工作,细化“林长制”各项工作的生动诠释。
实施林长制,关键在“制”。
去年以来,新丰科学制定《新丰县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并成立由县委书记郑伟平任县级第一林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县级林长的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三级林长253人,其中,县级林长10人、镇级林长101人、村级林长142人、护林员510名,全面构建起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划分县级林长责任区15个、镇(街)级林长责任区174个,村级林长责任区210个,构建县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其中,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鲁古河国家湿地公园、鲁古河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林长,与县、镇、村级林长形成叠加式管护体系。
此外,遵循解难题、抓重点的原则,结合本地林业发展实际,围绕全面提升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生态公益林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林业改革、提升依法治林水平、推进“智慧林长”建设和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活动等方面精准制定各级林长森林保护与发展任务。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各级林长开展履职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为促进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新丰制定林长制县级会议制度、部门协作联动制度、林长巡查制度、督导督办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六项配套工作制度,形成配套齐全、协调有序、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
六项林长制配套制度的出台,进一步明确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目标任务,有效协调解决资源保护发展中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发展森林湿地资源力度不够、不实等问题,为推进林长制工作、保护发展森林湿地资源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2022年,新丰有效运转林长制,推动全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2022年,森林督查初步核定违法图斑19个,占总图斑数的9.2%,较去年违法图斑数64个大幅下降。
绿色为要筑牢防护“网”
驾车环绕县城一圈,绿中含城,城中皆绿,是很多人对新丰最直接的感受。这满目苍翠的背后,是新丰对“绿色”的执着坚守和不懈追求。
青山常在,后继有“林”。新丰重点抓好全面落实造林绿化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科学绿化。先后高质量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57503亩,其中完成高质量水源林1200亩,新造林抚育5400亩,森林抚育任务41387亩,大径材培育7000亩,生态脆弱区飞播复绿1105亩,种植油茶1100亩。
同时,通过地方专项债项目加大绿化投放。在金青风电场实施林分改造4000亩、国有林场种植银杏1000亩,着力打造湾区周边千亩环绕的银杏观赏地、驴友打卡地;并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结合春节、植树节等开展全县义务植树活动。全县参与义务植树12.26万人次,共植树54.13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99.0%。
行走新丰,城区处处现绿,绿得精致;近郊生态显绿,绿得自然;远郊绿意融融,沁人心脾……
所谓三分造,七分管。新丰深知单单造好林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护好林。
为呵护好这一方青山绿水,加强林业资源管护,守住生态底线,新丰千方百计筑牢森林资源防护“网”,致力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扑……
——开展常态化巡林管林。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加大林长巡林管林力度,基层林长按要求定期巡林,实时汇报责任区域情况;同时结合“违法违规使用林地专项整治行动”、森林督查行动等“以案释法”,形成全过程高压态势。
——推进改革攻坚治理。以改革攻坚规范治理为契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自查自纠。一是建立《新丰县关于加强“十四五”期间林木采伐管理的方案》《新丰县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制度》,林木采伐和林地审批与管理更加有序。二是完善县属国有林场7项管理制度,包括森林防火工作管理制度、护林员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对林场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成立局山林纠纷调处专班,深入一线协调处理纠纷,详细记录各方诉求,依据有关法律开展调处工作。
——抓实抓细森林灾害处置。全县各级林长认真履行森林防火职责,在重大节日、重要时期、重点时段全方位落实森林防火各项措施,并夯实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护林员补助400元/月/人,购置500套护林员防火装备,在国有林场建设森林生物防火隔离带100公里、开设森林防火通道,以及购买一批风力灭火机、电动水枪、消防水车,分发到各镇(街)、村(居)、林业下属各单位。在丰城街道、马头镇、梅坑镇共安装完成森林防火语音杆100个,购置大型无人机3台、摄像机等电子设备一批;各级林长结合森林防火形势组织开展“五清”行动,清理2125处隐患点,清理总长度363公里,有效防范森林火灾。
同时,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2022年投资587万元开展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工作,其中飞机喷洒连片松林2万亩,地面防治面积3.065万亩,同时对全县区域内39.4万亩松林进行监测防控。
——多部门联合,创新涉林治理机制。针对森林公安转隶后涉林违法案件在查处工作的衔接问题,县林业局与县公安局成立新丰县涉林违法案件查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针对古树名木保护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县林业局、县公安局和县住管局联合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通过精细化治理和机制创新,新丰涉林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大幅减少。据统计,2022年度,全县共立案查处各类涉林行政案件31起,比2021年度相比减少47起,同比下降60%。同时,对全县31宗违法使用林地案件完成整改,整改率100%;2021年森林督查案件查处率96.61%。
山林调处取得积极效果。2022年已作出裁决或交司法部门的处理意见书达8宗,得到群众广泛认可,保障全县用林形势平稳可控。
森林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除治面积完成量5.07万亩,疫情除治面积完成率165.1%,压减发生面积完成量0.094875万亩,压减发生面积完成率100.5%,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病死树数量下降2050株;“五清”行动得到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广东卫视播出。
呵护青山绿水,保护生态环境,用严格的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法治手段为林业生态保驾护航已成为新丰上下的共识。
金色为愿巧吃生态“饭”
走进马头镇秀田村,300多亩的高质量水源林长势喜人,群树相连、郁郁葱葱,有“远看成林”之效。
“建设高质量水源林工程,目的是扩大森林面积,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全面提升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通过实施造林,从而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保护可饮水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成以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丰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高质量水源林造林成活率高达98%以上,造林苗木平均树高1.3米,而2021年种下的黑木相思更是长至约3米,绿化效果显著。
除此之外,这些高质量水源林还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良珍贵树种。
而在营建高质量水源林之初,新丰严把科学绿化关口,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和科学造林。
“我们去年启动了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工作,现场调查某个区域是否合适种树,科学解决‘在哪里种’的问题。”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面对“种什么”的问题,他们结合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及该县近年来的造林经验,选择如黑木相思、木荷、枫香、红锥等优质乡土阔叶树种作为水源林的主要种植树种,结合当地实际,既考虑生态效益也兼顾林农的经济效益。
纵观全县,一张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生态蓝图已经绘就。
“新丰森林覆盖率达81.15%,林业资源丰富。‘用绿’‘活绿’的目的就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如何实现通道转换,让好生态流金淌银?新丰坚持将生态建设植根于产业发展,让产业凸显生态价值。
去年以来,新丰通过推进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县林业局充分发挥全县山多、林茂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面积81.8万亩,林下种植业18万亩,助推乡村振兴。同时,积极发展竹木加工业以及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拥有省林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1家、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康养基地1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2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1个,市级康养基地(试点)4家,南粤森林人家5家;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1条、广东省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1个。
新丰有力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拓宽“两山”转换价值。2022年林业总产值预计为314615万元,同比增长约13.7%。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加强林业产业建设,着重推动油茶、中药材、国家储林建设,发展森林康养等产业,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看成效
●科学绿化上新台阶,2022年完成造林57503亩,超额完成市林业下达的造林任务;高质量水源林成活率达99%,受到省林业局表扬,并在广东省电视台播出展示;对全县系统原有古树完成基础“体检”和重新悬挂铭牌,新认定古树80株。
●利用专项债谋划林业资源保护和碳汇增值项目建设。根据县财政分配的专项债券额度,2022年林业专项债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开展首期4个子项目建设,包括森林防火项目、林下经济种植项目、林分改造项目和自然资源科普研学基地。
●为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项目、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中段工程、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新丰专线项目等41个用林需求企业(项目)解决用林指标,助推经济发展。
●拨付192.96万元为全县402名护林员每月增加补助400元,进一步提高护林员巡山护林的积极性。
●2022年森林督查初步核定违法图斑19个,占总图斑数的9.2%,较去年违法图斑数64个大幅度下降。
●在粤闽赣湘桂琼六(区)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和防控效能评价活动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市林业局通报表扬。
●由县林业局推荐的新丰县大丰休闲农场、广东岭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丰县梅坑镇梅东村松景泉山庄、新丰县如耀美丽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新丰县仙堂山生态茶场观光体验园,5家企业被评为2022年度“南粤森林人家”;新丰县煌晋油茶专业种植合作社获“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广东岭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岭南红叶世界、新丰云天海温泉原始森林度假村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省级康养基地复核候选名单,两家企业已通过专家评审。
●扎实开展森林防火“五清”专项行动,筑牢森林防火墙。全县共投入1598万元,出动2196人次,清理隐患点2125个、清理总长度36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