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新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局开展了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经推荐、申报、评审,选定,拟将《松山米酒酿造技艺》等3个项目列入新丰县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0天(12月4日- 12月24日)。
联系人:丘家瑶 赖小寒
联系电话:0751-2288663,0751-2253201
电子邮箱:xfwgltj@163.com、whg2253201@163.com
附:申报新丰县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及简介
新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12月3日
附件:
申报新丰县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
松山米酒传统酿造技艺简介
松山米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新丰县回龙镇松山村特有的传统酿酒技术,流传至今有近四百多年历史。目前流传到回龙镇的合子、古塘、新村、官坪及梅坑镇的长坪等村庄。
松山米酒采用优质大米和本地山泉水为原料,辅以古法制作的酒曲,经铁锅柴火蒸煮,装缸发酵历经60多天方蒸馏出酒。新酒经瓦缸窖藏,酒中杂质逐渐挥发沉淀,酒质转为甘醇清冽,具有入口纯绵,酒后不会口干、上头,醒酒快等特点。其主要技艺包含浸米煮饭、摊凉拌曲、发酵糖化、蒸馏、窖藏等工序。
松山米酒传统酿酒技艺多以家庭作坊模式世代相传。截至目前,松山村已有19家颇具规模的生产作坊,全村年酿酒产量高达120多万斤,成为当地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松山米酒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更畅销至全国各地,成为广大消费者餐桌上的佳酿。
沙田舞火猫简介
沙田舞火猫是新丰县沙田镇新岭村富公宗祠潘姓族人每年一度用于驱赶猛兽和祈求六畜兴旺的一项春节传统民俗活动,流传至今有500多年历史。
沙田舞火猫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发展起来,其过程包括拜祭祈福、舞火猫、烧火猫、唱火猫歌。舞火猫与舞香火龙相似,用稻杆扎成猫头、猫身、猫尾的形状。猫头插上燃着的大香,其身、尾插上小香。香来自各家各户,代表每家每户的香火和祈福。火猫由青壮小伙子上阵举着,人数为九。火猫从祠堂出发沿村巷游至每户门口,村民们便点燃鞭炮扔向火猫,小伙子们则舞动猫头,猫身、猫尾随舞,鞭炮向摇摆的猫尾左推右挡,意为驱赶猛兽。
舞火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既有艺术性,又具娱乐性,迎合了群众的心理需求,营造节日气氛,成为了村民们沟通情感、增进友谊的桥梁,有助于当地社会和谐发展和文化进步,同时也为当地的乡村旅游产业赋能添力,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石角豆腐传统技艺简介
石角豆腐传统技艺是新丰县马头镇石角村的一道传统烹饪手工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马头镇及其周边地区,包含选料、破壳、浸豆、磨浆、上格、酿豆腐等十二道工序。
豆腐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其比例与人体需求极为接近,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豆腐对于病后恢复、减肥以及肌肤保养也具有显著益处。石角豆腐采用天然材料,每道工序都细致讲究,因此它具有口感嫩滑、味道鲜甜、豆味浓郁、层次分明的独特风味。
石角豆腐不仅仅是一道令人垂涎的佳肴,其制作工艺更是展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匠心,成为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石角豆腐逐渐成为当地旅游餐饮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为乡村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