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动态要闻 > 镇街动态
“三力”协同破难题 履职为民显担当 ——新丰县回龙镇人大产业发展小组赋能镇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秀美新丰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4 13:08:57   查看次数:-   字体: 默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回龙镇人大产业发展小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扣“服务党委中心工作、支持政府攻坚克难、响应群众重大关切”主线,以“调研破题、实干解题、督办结题”三力协同,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镇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构建“四字工作法”,在调研破题中精准把脉

  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依法履职的“基本功”,聚焦“听、查、访、议”系统推进,确保“把准脉、开好方”。一是“听”民声,架起民意直通车。依托“1个中心联络站+4个片区联络站”阵地体系,常态化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广泛收集民生、发展、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实现群众诉求“随时提、即时办”。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54人次,先后推动解决圩镇停车管理、农村污水治理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将联络站建成“民意前哨站”。二是“查”实情,锻造调研硬功夫。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注重“数据+实地”的调研模式,确保情况真实、研判精准。如在处理灌溉水渠堵塞问题时,代表团赴实地勘察地形地貌、比对历史灌溉记录、召开多方协调会,最终协调资金10万元,新建水渠800米,保障井塘村、回龙村等地300亩农田灌溉,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三是“访”民意,织密调研经纬网。创新“1+N”深度访谈机制,围绕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等议题,覆盖村“两委”干部、服务对象、第三方机构等多元主体。例如,在养老服务调研中,通过访谈5个村87名老人、2家运营商和4个部门,推动建成“1中心+3站点+2饭堂”养老服务网络,辐射服务超1万人次,“银发关爱”服务得到有效提升。四是“议”对策,凝聚智慧同心圆。建立“代表领衔+专家论证+部门会商”机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建议。今年提出的《关于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议》《关于提高农产业战略定位的建议》等2条建议,经三次专题研讨,被纳入镇“十五五”重点项目库,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聚焦“关键小事”,在实干解题中彰显担当

  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实际行动,在工业升级、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三大战场精准发力。

  在助力工业升级方面,积极建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支持企业多元发展,协调改善园区周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降本增效和产业融合。一是推动物流枢纽建设。主动参与谋划现代物流园区设计,集成仓储、冷链、驿站和酒店服务功能,计划投资1.2亿元,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二是鼓励企业转型赋能。鼓励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助推汇盛农林渔牧有限公司拓展新能源产业,打造发电规模15WM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助力基础设施提升。针对大型企业反映的道路设施问题,积极推动提升海螺鸿丰、美瑛、交通升庆等5家企业“门前路段”基础设施水平,并谋划新建连接工业园区与农业物流中心的道路,促进工业、农业物流设施融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参与村容整治与产业提升,动员群众支持道路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冷链设施布局,助推农文旅融合项目落地,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助推人居环境提质。为连片提升古塘、正子、井塘等村的村容村貌和产业层次,通过“人大代表+乡贤+村民”三方联动,累计推动村民让地5633㎡,保障了古井正道路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惠及沿线超3500人。二是助推农业链条延伸。助推本地农业大户和富村惠民公司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积极谋划在井塘村、楼下村和来石村建设完成3个农产品冷库设施,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助推农旅融合破题。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谋划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楼下村和正子村约45亩采摘园区建设项目,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

图片

  在促进文旅发展方面,依托资源禀赋,推动楼下村田园综合体、古树公园和农耕研学基地等特色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回龙文旅新亮点。一是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动“百木星川”田园综合体项目整合提升“星川禾厨”“星川里舍”“庭颜焕彩”等特色资源,致力于打造规模更大、功能更全、吸引力更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文化地标。深入挖掘丘姚村、楼下村的姚钿文化和古树资源,规划建设古树群带公园,打造本镇特色旅游亮点。三是打造研学基地。充分利用八角楼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农耕文化+水利科普”研学基地,探索“政府+学院”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健全“三步法则”,在督办结题中提升质效

  建立“清单式管理、协同化办理、闭环式落实”工作体系,推动监督工作从“软约束”向“硬支撑”转变。一是坚持清单式管理,确保监督靶向精准。年初与政府联合制定《回龙镇2025年项目推进表》,细化44个项目监督任务,明确责任和时限,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确保监督工作不散光、不跑偏,始终直击要害。二是强化协同化办理,凝聚监督工作合力。构建“人大监督+党委督查+纪委监察+审计跟踪”四方联动机制,对于涉及面广、需要上级支持或跨区域协调的复杂问题,积极通过代表建议、专题报告等形式向上级人大或有关部门反映,争取更大范围的支持与解决方案,有效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协同监督网络,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部门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三是注重闭环式落实,推动监督提质增效。对监督事项实行“挂号、交办、督办、销号”全流程管理,引入“问题清单+满意度测评”机制。对办理不力的建议,启动“二次办理+二次测评”,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清单管理-协同联动-闭环落实”的监督工作模式,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本身实现螺旋式上升,持续提升监督刚性和实效。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四个始终”——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始终以依法履职为准则,提升监督刚性;始终以守正创新为动力,激发工作活力。回龙镇人大产业发展小组将继续深化“三力协同”工作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土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