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记者走进新丰县马头镇福水村,工人正忙着搭建丰收节主会场,“福”字打卡点错落其间,风车、锦旗伴稻浪飘扬,这幅喜迎丰收的画卷,不仅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预热,更是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下,福水村从“寻常村落”到“幸福标杆”的生动缩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福水村引入的聚园兴鸽业二期屠宰、深加工厂项目正稳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约3200万元,建成2年后达产,预计年产值超5000万元,将带动6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围绕鸽产业,福水村还盘活闲置泥砖房打造“福鸽”农庄,形成“屠宰-加工-餐饮”产业链,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在“双百行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下,福水村光伏发电项目顺利落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40万元,为乡村发展装上“绿色引擎”。
漫步在福水村,村内主干道已变身“彩虹沥青路”,色彩斑斓的墙绘为村庄增添了浪漫气息,房前屋后、道路两侧草灌乔搭配种植,让村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据了解,福水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拆除泥砖房156栋、乱搭乱建45处,采用奖补方式推动房屋外立面改造,完成6栋农房外立面美化,统一规划打造美丽庭院,让乡村“颜值”持续飙升。
同时,借助河道整治的契机,福水村建设乡村振兴车间、河岸露营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发展竹林景观经济,围绕“福水福地福人德,寿山寿江寿客心”的文化核心理念,不断丰富“福”文化产品,让村庄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如今的福水村,休闲打卡地遍布。“一老一小” 休闲广场、儿童小公园、老人活动中心、法治广场相继建成,既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又增强了法治意识。结合“福水”IP打造的爱情栈道、五福村标、祈福长廊,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点,新打造集户外野趣、农耕体验于一体的露营基地,成为激活乡村旅游的新动能。
“幸福之村”的“福”,最终要落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福水村始终把村民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联合各方力量同心协力,使福水村由表及里全面蝶变。当得知村民李叔的女儿身患重病、家庭困难时,乡贤理事会及时捐赠救助金帮助其渡过难关。在典型村培育工作推进中,村支书郑国行率先垂范捐出一年工资,乡贤们积极响应,筹得捐款约95万元,凝聚起共建家乡的强大合力。
从产业兴到环境美,从文化浓到民生暖,如今的福水村,以满村“福”韵与蓬勃活力,静待盛会启幕、共话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