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行政服务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来源: 本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2-18 15:35:07   字体: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指标完成情况

1.2023年,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办件402181件,办结392917件,县“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系统共受理事项目3735件,办结数3460件,办结率92.64%。“好差评”总办件数量49435件,有评价办件数量48742件,办事评价覆盖度及主动评价率均达95%以上,完成考核指标任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工单共5936件,办结及时率100%,群众满意率90.7%。

2.县行政服务中心先后完成了《导办、帮办、代办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导办代办制度》《新丰县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事务代表工作制度(试行)》的制定出台,纵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办和联合验收服务规范化、高效化。2023年以来,县行政服务中心累计跟进服务项目215个,受理工程建设领域业务654件,为57个重点项目提供导办代办服务183次,共有20个项目60多个事项实行了并联审批快速办理;组织企业项目审批协调会共8次,协调解决了万洋众创、雷诺贝尔、广兴牧业、新丰华锐木业厂区等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助推项目加快建设和落地开工,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打造镇级标杆便民服务中心。黄磜镇已完成标杆便民服务中心各项指标的配套建设和功能设置,3月22日韶关市政府发文通报黄磜镇获得标杆便民服务中心。梅坑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基本完成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办事便利化、应用数智化等指标内容,回龙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体改造已完成,并正式启用,按照梅坑镇、回龙镇现有基础,较符合开展镇级标杆便民服务中心的打造和申报。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推动镇级标杆便民服务中心创建进程。按照国家、省、市规范指导文件和镇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评估方案,持续推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大对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工作,严格对照评估指标,掌握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建设进度,安排专人跟进,查漏补缺,组织(街)人员到县级大厅跟班学习,以实践为基础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2.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办事效率。一是对照省、市规范文件和最新发布的事项和要求,全面排查全县各职能部门事项进驻情况,严格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协调各进驻部门完善进驻授权或承诺书手续,确保事项在线上公开、在窗口可办。二是不断完善服务设置,分区域推行“大综窗”工作模式,承接涉及42 个部门(企业)871 个服务事项,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实现一窗式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的目标。三是加强培训。2023年,从工作实际出发,县行政服务中心分别开展了急救知识、服务礼仪、业务知识、心理健康的培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理熟悉度,树立窗口良好的作风形象。四是强纪律抓规范。严格执行大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不良行为屡劝不改的,进行约谈、全县通报、劝退等方式处理;作风持续表现良好的,给予通报表扬、荣誉证书等方式体现,以进一步提高监督、激励机制的可行性、有效性。

3.导办代办暖企惠企行动。一是强谋划。成立县行政服务中心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新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导办帮办代办工作实施方案》,将企业项目行政审批难题作为班子会重要议题进行研究部署推进,全面促进项目工程建设审批进度提速。二是强服务。全市率先推出政务服务“导办代办”新模式,设置项目VIP室、导办代办室、首席事务代表办公室,制定实施《新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导办代办制度》《新丰县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事务代表工作制度》,打造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的“首席服务代表”,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标准、问题答疑、线上预审、现场指导等优质服务。创新推出“点对点”跟踪、“2+1服务团队”“一机双屏”等服务模式,定期召集相关审批单位对项目审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集中办理,推动项目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扎实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强担当。对导办代办服务项目审批事项申报进行挂图作战,建立服务项目专属档案和进度台账,专人专班跟进企业项目规划和报建手续进度;持续开展“服务进园区”活动,推进政务服务端口前移,在园区政务事项办理方面提前介入,积极构建亲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政策优、成本低、服务好、办事快”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导办代办服务专班到马头片区、紫城片区、创新示范园等为园区企业开展送服务上门活动共6次。

4.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一是强化信息化日常管理。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网络机房、叫号评价终端、窗口显示屏、叫号显示屏、信息宣传发布屏等智能信息设备日常管理。推动政务数据资源挂接,完成与市级预约统一系统的对接,为政务服务大厅的高效、规范化的服务提供有力支持。二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方式。依托省政务服务视频办平台,开展政务服务“视频办”工作,设立2个“视频办”服务窗口,设置1个用于面向企业群众提供“视频办”体验服务区,按照上级要求,梳理上线了23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多便利的政务服务。三是加强系统网络、数据安全。按照市网络攻防演练要求,对本单位办公网络、信息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等,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政务服务大厅计算机管理制度》等制度,加大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监管检查力度,及时消除系统网络安全隐患。

5.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模式。一是规范运行,处理闭环,压缩时限。积极推进“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明确诉求流转闭环,明确工作职责,压缩工单办理时限,实现咨询类工单自收到工单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诉、举报、建议、表扬类工单自收到工单之日起9个工作日内办结,使工单办理迅速高效。二是实行月通报制度,对全县热线诉求办理、答复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对办理迟缓、推诿不办、群众不满意的承办部门予以通报。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舆情报送日常化。着力查找和分析我县各领域典型性、普遍性、苗头性问题以及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不定期向县网信办报送社会舆情,确保“第一时间”报送舆情,举一反三解决好共性问题,不断提升工单办理质量。四是继续完善热线平台知识库模块建设,督促职能部门及时对市民关于本单位反映频繁及有更新的知识点进行查无和纠错。

(三)突出工作亮点

一是省标杆政务服务中心复查复审,2023年10月26日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文通报以新丰县政务服务中心以“零整改”完成了标杆政务服务中心的现场复查复审工作。二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举办《合规融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讲座,为企业经营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助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加码”,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导办、帮办、代办优质服务,实行进度挂图作战、园区上门服务、部门联动协调、专人跟踪随访,获得企业一致点赞,收获数面锦旗。深化大综窗改革。为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便利度,持续抓牢窗口服务工作,不断深化综合服务窗口办理模式。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服务设置,设立更省时、更便捷的服务,分区域推行“大综窗”工作模式,承接涉及42 个部门(企业)871个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式”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的目标,为更规范、高效的服务发挥新动能。五是推动“一件事”有效整合。2023年9月-10月,县行政服务中心会同县残联、县民政、县社保和县医疗保障局召开了“扶残助困”一件事协调会议,研究探讨简化程序和流转衔接办法,并联合对窗口人员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办事技巧。对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开展“扶残助困”一件事业务实操培训,使群众免提交材料、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多个业务。六是制定出台《新丰县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事务代表工作制度(试行)》,进一步落实政务服务改革举措,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优质服务“一跟到底”。推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省、市规范文件,完成各项指标的配套建设和功能设置,指导黄磜镇获得韶关市“镇级标杆便民服务中心”称号。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事项线上线下服务标准仍存差异;二是部门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标准流程不清晰;三是县镇村“好差评”评价渠道不够便民;四是“一门式一网式”系统对接不够。

三、2024年主要任务

县行政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提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2024年目标任务

一是持续严抓工作作风,完善监督制度,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二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助力我县营商环境优化。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数智化水平,提高“网上办”“掌上办”“视频办”的知晓度和使用率,更好的让信息化技术服务于群众,提升群众办事的幸福感、获得感。四是加强“12345”热线管理。实现部门受理率100%、及时办结率100%,实现“接诉即办”。

(二)2024年主要措施

1.持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继续加强大厅的日常巡查和视频巡查,不定期会同政务服务监督员到大厅明查、暗访,结合“好差评”评价、“办不成事”窗口、投诉箱、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反映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建立问题清单,及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相关单位(企业),实行双向抓整改落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

2.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一是不断完善“首席事务代表”制度,推进部门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加强“首席事务代表”对工作职责熟悉度,公开“首席事务代表”人员名单,结合日常办件经验,针对所遇到的存在问题,谋划解决措施,不断深化“一跟到底”服务。工建服务专区主动加强与发改局、住管局部门沟通交流,持续推进联审联办主题集成服务标准化,为项目企业提供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成的多事项集成服务。二是推进落实“一网通办2.0”。整合“大综窗”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打造统一窗口工作台,实现叫号、收件(受理)、出件、评价等一体化服务。优化整合综合服务窗口,增设“一网通办”窗口和自助服务电脑,以实现“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网办多事”。三是持续加强“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水平。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联合牵头实施部门,加强各子事项责任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基层业务培训,动态优化“一件事”事项的办理流程、简化申办材料;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提升三级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标准,融合导办帮办代办、智能申办等多种服务形式,进一步推动“一件事”应用落到实处,提升我县政务服务集成化办理水平。

3.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数智化水平。一是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网上办”“掌上办”“视频办”宣传推广活动,不断提高知晓度和使用率。强化实体大厅推进“掌上办”“视频办”的支点功能,加强引导群众形成“网上办”“掌上办”的行为能力和办事习惯。二提升网络安全防护。加强对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提高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案件的严重性,把计算机安全保护知识真正融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当中。

4.持续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一是压实工单办理的主体责任,严禁超期回复、延期办结的现象发生;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工单办理效率和质量,强化各部门协作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三是聚焦群众关注问题,做到“不忽视、不耽误、不敷衍”,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