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县档案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重要工作部署,围绕2024年县档案馆工作计划稳步推进,不断推动档案高质量发展,具体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相关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1.党建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双融双促”。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领导带学,支部书记讲党课为抓手,把学习摆在首位,制定了2024年集体和个人学习计划。2024年上半年先后学习了主题教育思想、全国两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等精神及相关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重要指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精神及相关内容。召开党员大会2次,支委会6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
二是不断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加强思想沟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领导干部及部门负责人向相关人员开展谈心谈话15次。
2.档案接收工作添成效。按照年初制定档案接收计划逐步开展,截至目前,接收县委主题教育办2023-2024年文书、照片档案,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2003、2006-2016年文书档案、光盘档案;原回龙工业园管委会2010-2016年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光盘档案;县人大办2002-2021年文书档案、光盘档案等不同类型档案。其中文书档案114卷、7392件,照片档案1卷(20张),光盘档案8卷。
2.档案利用工作显效果。提供方便有效的查档条件,不断提升档案业务人员专业知识,多次进行档案管理系统优化。上半年档案利用人数180人次,利用档案663卷、253件,复印2991张。高效为群众找到所需的档案资料,解决群众办理退休、证明身份、解决纠纷等问题。
3.档案信息化建设有进展。2024年5月敲定第九期馆藏档案数字化项目以来,已完成对馆藏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38卷扫描,馆相关股室对黄磜镇、县审计局文书档案共298卷进行排查非扫描件后移交第三方公司进行数字化加工。目前完成39657页纸质档案数字化。
4.档案安全工作常态化。一是每月做好库房档案安全检查,分别抽查13、85、149、23、34、110全宗部分档案,共抽检475卷档案,无发现有虫霉等问题。二是对13、66、68、85、90全宗部分档案共315卷、2703件与档案系统进行校对整理及抽出非扫描件另外整理。三是做好档案日常校对、整理。重新整理本馆报纸、杂志、书籍等档案资料645册。四是消杀土地确权、精准扶贫、县人大办等档案10034卷、70679件、资料645册、目录夹221个,对新接收的档案全部进行消杀后再入库房,进一步加强对纸质档案的保护,防止虫霉等损坏纸质档案。
(二)本单位承担的民生实事进展情况。
持续推进民生档案接收和整理工作。一是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档案工作。接收县供电局18名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资料和接收邮政行7名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资料,全部已完成校对。二是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档案工作。接收县创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烟草公司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资料43卷。
(三)主要工作亮点。
1.主动参赛,争先创优。显积极参加新丰县第二届机关工作创新创优竞赛和新丰县“两优一先”评比活动。广范收集相关材料,规范整理,按时完成申报,新丰县档案馆党支部被评为“新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接收利用和整理股股长潘文婷被评为“县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举办“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我馆提前谋划,确定主题,与县交通局、八一爱民学校紧密联系,收集资料,通过通知公告、展板展示、档案知识进校园、现场捐赠的形式与县交通局、八一爱民学校联合举办“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档案氛围,提高群众档案意识。
3.继续深挖红色档案资源。接收许秀珍捐赠其父亲老革命战士许治武个人纪念章共3枚;接收县文化馆捐赠9本档案资料;接收龚振华捐赠红色档案书籍14本;接收李美通、李伟才捐赠的创作手稿、荣誉证书等一批;接收梁建民捐赠其父亲老革命战士梁小良的照片共18张;接收梁昌桂捐赠章平、叶一萍写的3封《关于江北人民自卫总队成立时间问题》有关的书信。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把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制定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查找的问题整改清单,认真总结主题教育落实情况,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贯通起来,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4月下旬制定2024年学习教育学习计划表,坚持理论学习、实地学习、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多措并举开展,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2.围绕县档案“十四五”规划加强档案接收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档案预接收工作。提前介入到各相关单位档案整理工作中,为馆高质量接收档案打好基础。分别到县委组织部、县人大办、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等10个单位检查指导档案整理工作,抽查相关单位已整理好的部分档案、电子目录、数字化副本。对部分不符合进馆要求的档案已退回原单位重新整改。
3.优化档案查询服务,提升档案服务利用水平。将库房档案按类别重新规划摆放位置,并将所有档案按新规划位置重新摆放,更新库房档案示意图和标识牌,进一步规范库房管理和方便利用档案。简化档案利用手续,通过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和电话预查档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大大节省了群众查档时间。
4.提升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安全水平,实现系统和信息可管可控。定期检查库房温湿度和库房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库房地板、档案装具等进行卫生清洁,加强档案库房管理,确保各项功能有效发挥。签订了电梯维护、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维护、档案信息化系统维护等合同,确保档案安全防范措施更有效。
5.局馆协同工作办公,共同推进档案工作高效管理。
一是召开2024年局馆协同工作会议,制定2024年局馆协同工作计划,同时不断完善档案移交入馆标准,制定档案捐赠管理制度,细化档案征集、保存等相关规定。分别印发《关于做好到期档案移交进馆工作的函》,《关于做好档案工作的温馨提示》给各相关单位,进一步服务好各全宗单位整理档案。为做好局馆协同工作,3月28日我馆将2023年度我县各全宗单位档案移交进馆情况汇报县档案局,进一步推动各全宗单位依法移交档案进馆。二是由县委办(县档案局)牵头,联合县档案馆组成档案业务指导组,共同到全宗号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重点关注档案整理归档质量、数字化加工、档案依法移交等工作。三是协助做好档案督查工作,县档案馆及时将依法移交档案情况报县档案局,县档案局适时开展档案督查或档案执法工作,确保各全宗号单位按时依法移交档案。
二、存在问题
1.资金紧张,业务开展受限。
由于我县财政经费紧张,我馆场地有限,至今我馆只开设了专题展,展览范围相对较窄,宣传力度小,对于固定展的开展仍存在较大困难;红色资源档案、声像档案等专题资源库建设难以开展,导致档案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仍较薄弱。
2.人员编制少,工作开展被动。
2019年机构改革以后,我县档案馆人员编制6名、政府购买编制1名,设正副馆长各一名,设置有综合办公室、接收整理和利用股、数字化和声像管理股3个股室,目前我馆馆藏总数达到二类馆标准,但人员严重不足,导致档案调研、表糊修复、编研等工作仍较薄弱。
3.档案接收水平不高。
部分全宗单位存在档案收集不完整、整理不及时,质量不高,档案数字化率低的问题,导致到期档案移交进馆不及时,档案时间断层,档案缺失的情况。从而导致档案接收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还相差较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继续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加强思想沟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按时完成谈心谈话。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领导带学,支部书记讲党课为抓手,把学习摆在首位。
(二)擦亮“红枫档案”党建品牌,以4个“党建+”为抓手,继续发挥党员示范岗服务群众的作用,立足岗位作贡献,结合党员志愿服务开展“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服务工作,参与到平安新丰、创文、普法教育等志愿者活动中,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党建引领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员干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进一步丰富馆藏档案资源。加强与各全宗号单位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加快档案接收进度,逐步消除到期档案移交空白单位,引导各单位收集整理好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和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等档案,争取接收一批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优化档案资源结构。
(四)提高馆藏档案数字化率。提前做好馆藏档案抽密工作,对密件进行抽取并放置专门的保密柜进行保存。对不含密件的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到2024年底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40万页,并进行文字识别,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率80%,最大限度服务群众查阅、利用档案。
(五)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一是围绕县“百千万工程”和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发挥档案资政作用,在土地流转、山林田地权益归属等方面提供档案作用。二是推动重要工作建档立档工作,引导和协助“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做好“百千万工程”相关资料归档工作。三是协助驻镇帮镇扶村档案整理工作。下半年继续对驻镇帮镇扶村档案进行跟踪,查看档案整理情况,协助档案达到省和入馆标准。
(六)加强档案信息安全检查评估和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定期检查安全保障工作,通过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加强预警演练,让工作人员熟悉预案的操作规程,一旦灾难来临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处乱不惊、准确操作,有效保证档案信息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对档案造成的损害。
(七)做好业务评价准备工作。根据业务评价要求,把业务评价所需资料整理装盒,做好迎检准备工作。